青岛:建“宁静小区”让噪声“消停”

来源:188体育app平台    发布时间:2025-04-22 21:55:11 阅读:317 次

  

青岛:建“宁静小区”让噪声“消停”

  围绕“消除杂音、睡得安心”目标,加大社会生活噪声源头防控和社会共治力度——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噪声来源愈发繁杂。交通要道旁的小区车辆川流不息,发动机的轰鸣、喇叭的长鸣交织成恼人的喧嚣;建筑施工的敲打声、机器轰鸣声打破清晨与午后的宁静;而小区内部,邻里间的喧闹、宠物的叫声、不合理的商业宣传广播等也都在不经意间扰乱着生活的节奏……“家门口”的这些噪声污染问题如何得到缓解?

  为此,生态环境部专门起草了《关于推进宁静小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旨在打造一批“消除杂音、睡得安心”的宁静小区,加大社会生活噪声源头防控和社会共治力度。到2035年,宁静小区成为居住小区的普遍标准,“家门口”的噪声污染问题将得到一定效果解决。

  小区是我们正常的生活的家园,然而噪声问题却时常困扰着这片“宁静之地”。2002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创建安静居住小区活动的通知》,安静小区即宁静小区的前身,此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启动宁静小区建设。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二条明确“国家鼓励开展宁静小区、静音车厢等宁静区域创建活动,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鼓励推动建设宁静小区。

  何为“宁静小区”?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噪声污染控制,声环境质量达标、居民满意度较高,能为居民生活居住、学习办公提供安静人居环境的小区。

  之所以强调建设“宁静小区”,恰恰是因为现实中很多小区“不得清净”。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接到的投诉举报中,噪声扰民问题占61.3%,排在各类环境污染要素的第一位。商业、餐饮娱乐、文化活动场所、家庭装修等噪声也常常干扰正常生活。

  噪声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公众的生活品质。《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64%的人饱受睡眠质量不佳的困扰。睡不好觉不仅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也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困扰,易诱发矛盾纠纷,还直接影响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2024年12月21日21时左右,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夏庄派出所接到报警,反映楼上噪声扰民。经了解,市民刘女士上了年纪,睡眠轻又有早睡的习惯;而楼上搬来的住户家中有个年龄未满3岁的男孩,孩子特别活泼,经常闹出动静。经民警劝慰开导,楼上楼下邻居针锋相对的态度缓和了下来,也都表示相互理解,楼上邻居接受了民警关于在家里多铺些海绵垫和地毯的建议,从而减轻了噪声。

  “现在天冷,噪声扰民类警情并没有减少,问题只是更多地从室外转到了室内,有些也是和上面类似的情况。这些警情大多发生在楼上楼下、左邻右舍。有的家中有小孩,有的年轻人作息没规律,有的老人早睡早起,也有其他个人爱好和生活小习惯的碰撞。”办案民警表示,对此,邻里之间还需要多理解、多包容、多沟通,一同营造和谐生活环境。

  这只是生活中噪声扰民问题的其中一个案例。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越来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防治噪声污染势在必行,社区作为基本生活单元,是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因此,宁静小区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社区发展的必然。”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青岛市城市管理公众委员刘广珠表示。

  当“宁静小区”这一理念被提出并付诸实践,一场为生活“降噪”的行动正深刻地改变着居民的生活体验。目前,宁静小区建设已成为探索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生活、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天津、上海、重庆、杭州、昆明、厦门、嘉兴等城市已创建1700余个宁静小区。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宁静小区的建设标准,但是部分城市正在积极推动宁静小区建设的规范化。2023年,厦门试点宁静小区创建,并发布了区域标准,从小区门槛、物业管理、设施建设、公众参与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2024年3月,《浙江省宁静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向全省推广建设300个宁静小区,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宁静小区建设“指南”。杭州坚持共治、共建、共享,通过“健全创建新体系、研发监测新方案、创新治理新机制、打造体验新样板、构建共治新格局”的“五新”融合,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新效能,2024年年底前,已建成80个以上宁静小区。

  作为“探路先锋”,深圳在2023年10月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宁静城市建设规划——《深圳市宁静城市建设规划(2023—2027年)》,围绕规划引导、四类噪声防治、标准体系、经济政策、监管执法等12个板块,针对性地提出100项规划任务、27项重要政策和72项重点项目。这是继出台《深圳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22—2024年)》后深圳噪声污染防治的又一座里程碑,也表明了深圳守护群众“耳边宁静”的态度和决心。

  青岛在噪声污染防治方面一直在积极探索。《青岛市环境噪声管理规定》对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提出对应规定。由市公安局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机动车非法改装治理和噪声污染防治的通告》,对交通噪声加以防治。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岛很多小区也有相关的举措,如张贴降噪温馨提示、文明养宠公约,在小区出入口设置限速禁鸣标识、静音提示牌等。

  打造宁静小区,还需“防”“治”结合,多维度施策。在规划建设之初,科学的布局至关重要,设置有效的隔音设施,能从源头上减少噪声的入侵。对于小区内部设施,可选用隔音性能好的建筑材料,优化电梯、水泵等公用设备的运行机制,降低其产生的噪声分贝;易产生突发噪声的部位,如减速带、井盖、入户单元门等可实施减振降噪改造。

  同时,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可明确装修施工的时间范围,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噪声排放,加强对公共区域活动的引导与监督,对违规制造噪声的行为及时劝阻与惩处。此外,可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居民的降噪意识,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安静、文明的生活习惯。

  “宁静小区建设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实现的,而是要牵扯到生态环境、城管、公安、规划、住建、街道社区等多部门参与的综合治理工程。因此要形成合力,综治共治。”刘广珠认为,就青岛而言,可以参照外地的经验和做法,制定青岛市宁静小区建设管理办法和指标体系,以便宁静小区的建设管理有法可依。此外,可以多渠道筹措资金,做好建设保障。(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有记者问:据多家报道,消息的人偷偷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日前,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席某某上诉案及所涉婚约财产纠纷上诉案的审判长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本案系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审宣判后,鉴于网上存在大量不实信息,法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事实。

  近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被问到有关美国和世贸组织关系的问题时,笑谈这是一个“五年来一次”的问题。记者:“(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提出动议,要求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世贸组织,美国现在还在“船上”吗?如果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如何继续运作?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处女膜未破裂影不影响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美国以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几个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商务部回应: 绥靖换不来和平,若任何一方牺牲中方利益达成交易,将坚决对等反制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一些美国企业的成本大幅度的增加,一些小企业难以应对关税带来的冲击。在佛罗里达州,埃米莉·莱伊的小型文具公司正面临着十几年来最大的困境。埃米莉以未经国会讨论、滥施关税为由向特朗普等人提起了诉讼。埃米莉·莱伊在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经营一家小型文具公司已17年了。

  美对华频繁加征一定的关税,记者探访义乌:多数受访商户表示,合作客商遍布五大洲,关税战影响可控

  4月16日,有一手消息指出,白宫方面声称中国现在面临着对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最高可达245%的关税。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资料图)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他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给美国经济导致非常严重混乱和破坏。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州。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