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亲朋串门、购买年货,我们坐新电梯进进出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经过近两年反复协调,克服重重困难,朝阳区管庄东里65号这栋老年人比例高达42%的老楼终于成功加装电梯。更让居民惊喜的是,电梯还实现了平层入户,老人出了电梯门不用上台阶就能进入家门。电梯怎么样才能做到平层入户?这种加梯方式面临哪些困难?对其他老楼是否有借鉴意义?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崭新的玻璃电梯井竖立在65号楼外,楼体外立面和小区道路也修葺一新。居民王先生说,盼望多年的电梯终于装上了,这是楼里居民2025年迎来的第一桩喜事。
王先生说,小区共有63栋居民楼,从1950年开始陆续建设,一些是3层高的矮楼,还有一部分是6层高的板楼,他所住的65号楼建成于20多年前。“住这儿的大多是单位的老职工,年轻时爬楼不带喘的,可现在岁数慢慢的变大,上下楼越来越难。”65号楼共有居民125人,其中老人占比高,不少还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爬楼很费劲,大家对加装电梯的诉求十分迫切。
“如今我们楼不光安装了新电梯,还实现了平层入户,从楼门外到进家门,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步台阶都不用迈,非常丝滑!”说到这儿,王先生颇感自豪。
加装电梯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不少老楼都加装了外挂电梯,极大缓解了居民的出行难题。不过,目前大多数外挂电梯都采用半层入户的方式,即电梯井与楼道连通,电梯通过连廊与楼梯转角平台相连,居民出电梯后需要上半层或下半层才能来到家门口。
记者跟着王先生乘坐65号楼的电梯,电梯门一开,不见楼梯台阶,迎面便是居民家的入户门。“欢迎来我家!”王先生高兴地打开房门。令记者意外的是,进房门后来到的并不是王先生家的客厅,而是一道宽约1.7米的阳台,从阳台的推拉门可立即进入卧室。“以前卧室只有一个飘窗,这个大阳台是加装电梯才多出来的。”王先生解释说,这便是平层入户外挂电梯的构造——在卧室外增加一道阳台,再把卧室窗户改为推拉门,卧室与阳台连通,阳台又与电梯间连通,阳台实则是进出电梯的通道,这样一来,便能实现“零台阶”进家门。
每家每户相当于有两个入户门,原本开在楼道的入户门仍能正常使用。记者发现,电梯间虽没有与楼道直接打通,却通过一扇可灵活开合的小门连在一起。居民和记者说,这可当作电梯间的应急逃生通道,如遇紧急状况,可以直接从这扇小门进入楼道。
“这种设计对老人实在太友好了!”年近80岁的居民胡女士说,以前出门买菜她不敢买太多,如今带着小推车出门,没有爬楼梯的顾虑,买多少都不担心。“老伙伴们来家里串个门,有坐轮椅来的,也不用帮忙抬了,十分便捷。”
管庄东里一社区筹备组组长郭龙和记者说,电梯刚刚投入试运行,便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还吸引了周边不少邻居来参观。不过,加装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光是最初通过平层入户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就前前后后沟通了近一年。
半层入户与平层入户各有优劣,一开始居民的意见并不统一。半层入户没法让电梯直通家门口,但优势是施工只涉及楼道区域,对居民的影响较小,且施工工艺简单,居民分摊的费用也比较低;平层入户恰恰相反,不仅施工难度增加,还有必要进行入户改造,成本也更高。
最初大家讨论时,平层入户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但也有部分居民存在种种顾虑。其中,大家最大的担忧便是安全问题。主卧原本是飘窗,如果把窗下的墙体砸掉改成门,是否会破坏房屋的整体的结构?在主卧外侧增加一道阳台,和主体建筑连在一起,影不影响楼体的安全?为此,社区积极协调产权单位、电梯公司聘请相关鉴定机构,对平层入户方案的可行性做评定。经专业鉴定,砸窗改门并做加固后,房子的主要部分结构不受影响,加装连廊的安全性能够获得保障。
安全问题解决了,先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大家的其他担忧也不少。有居民担心改造成本增加后,每户分摊的费用太高。有居民担忧对原本的装修破坏太大。也有居民提出,这种方案需要入户施工,对日常生活影响大幅度提升,楼内住的老人孩子本就多,施工期间主卧又没办法使用,老人无法休息。
“每一项都需要与居民协商,一点点沟通、推进。”郭龙说,社区搭建平台,邀请全楼居民共同参与讨论。平层入户可以免除居民出电梯后仍需走半层楼梯的困扰,便利性大幅度提升。“而且经过大家多次讨论,都觉得每户分摊的费用虽有所增加,但与一劳永逸地享受电梯入户的便利相比,很值得。此外,这样的形式虽会在施工期间对居民造成短暂影响,却能增加一个宽敞的阳台,这也让大家很高兴。不仅如此,在与电梯公司的多次协商中,大家也达成一致,施工后期会为大家统一安装新的推拉门、入户门,阳台也会统一装修。”
胡女士说,当时全楼居民一起协商,历时近一年,仅她自己就前前后后参加了将近30次协调会,讨论各项细节,最终平层入户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物业项目部经理李小亮和记者说,加装电梯前需要先对地下的水电气热等管线做改造,这是施工的第一步,也是大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原来,各栋居民楼是从1950年陆续建起来的,因此地下管线年代久远,错综复杂,多年前水电还经历过一次改造。“各类管线中,水电在下,燃气在上。但当时的改造只涉及水电,没包含燃气。要绕开原有的燃气管线,新水电管线就无法原址重铺。因此,小区的水电管线都经过了重新设计。”李小亮说,地下线路本就复杂,水电管线一改,原有的设计图纸也没了参考价值,新图纸则因种种原因无法查找,大家都不清楚如今的管线具体埋在哪里。“最后我们只好靠检修井来判断管线的大致位置,再一点点摸索着挖掘,最终才找出管线,完成改造。”
紧接着,施工又因占路问题卡住了。管庄乡平安建设办公室副科长娄本阁介绍,管庄东里小区被分成了若干院落,65号楼所在的院落只有北侧一个出入口。老小区空间狭窄,65号楼前只有一条双向车道,是车辆进出的必经之路。安装外挂电梯将道路占了一半,只剩下一条车道通行。“一进一出,会车时根本错不开。双向来车和行人都挤在一条车道上,很不安全。”属地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这一隐患,也有居民陆续反映出行问题。
更棘手的是,旁边楼栋的居民也需要从这一道路经过。“65号楼加装电梯,却影响了隔壁楼居民的出行。隔壁楼没加装电梯,居民却受到加梯噪音的困扰,这本就已引发了部分居民的不满。出行问题更是引发了两楼居民间的矛盾。”娄本阁坦言,施工期间,属地接到不少隔壁楼居民的投诉。
据了解,小区原本只有一家产权单位,后经机构改革调整,分成了将近20家。65号楼与隔壁楼栋并非同一家产权单位。为调解两楼居民间的矛盾,同时解决加梯导致的出行难题,属地协调两家产权单位及双方居民共同协商寻找处理方法。娄本阁说:“我们在小区南侧新开了一个口,打通院内的微循环,车辆北口进南口出,在小区内单向行驶。这样一来,车辆不会堵,也为行人留出了通行的空间。”此外,属地也与其他楼的居民沟通:并非只有65号楼加装电梯,小区其他楼2025年也会陆续开展改造,6层板楼均有加装电梯的计划,施工噪音大家都会遇到,需要各个楼的居民相互理解。
经过各方协调沟通,居民间的矛盾化解了,施工的问题解决了,新电梯赶在春节前投入试运行,并将于近期正式运行。趁此次改造,65号楼还进行了管线及外立面的更新,整栋楼焕然一新。属地工作人员表示:“65号楼先行改造,为其他楼打了个样,大家看到效果不错,对接下来的改造充满盼头,后续的沟通协调也将更加顺畅。”
最好请建设部下属的建筑研究院,或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鉴定。拆除窗户下面的承重墙,不影响楼体结构?鬼可能相信了!
“远洋船长公海被害案”嫌疑人被警方带走,同村村民:他在船上干了好多年,坐过几次牢
小星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人,自她有记忆以来,父亲一直都在海上工作,从最开始的船员干到后来的船长。
美国股市过去数日因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而剧烈震荡。美股9日大涨前,特朗普在社会化媒体上喊话“买入”,他旗下公司当天股价涨幅两倍、跑赢大盘。据悉,特朗普名下企业股价大涨21%,他的一位富豪朋友更是日进25亿美元。美国多位议员认为其中存在内幕交易,要求国会展开调查。
多个景区关闭、列车停运、赛事延期!北京紧急提醒:非必要不出行!华北将迎“历史同期罕见”大风,南方将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
据@中国气象局 发布,中央气象台4月10日18时发布大风橙色预警,部分地区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根据我们国家2012年6月发布的《风力等级》国家标准,11、12级风陆上很少见,一般当风力超过12级时,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对陆地地面物象“摧毁极大”。
9岁女孩被老师砸伤头骨案二审维持原判,女孩现身旁听称给自己讨说法(九派新闻)
4月10日(报道)湖北武汉,男子到菜园摘菜 蜱虫钻入皮肤,欲自行取出却把虫拔断 虫头留在肉里,医生:被蜱虫咬后绝对不可以硬拽!(湖北日报)
4月10日,#商务部回应是否就关税与美谈判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中方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不容剥夺。
近年来,有不少党员和公职人员因酒驾、醉驾受到党纪、政务处分,他们中有党员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也有农村党员、企业职工,处分类型从党内警告到醉驾严重触犯刑律而被开除党籍、公职。
缩水的“校园餐”,肥了谁?为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存在的明显问题,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山西省纪委监委通过深挖案件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对发现的制度漏洞和机制“梗阻”,针对性地提出促改促治措施,推动从个案查处、重点惩治向系统施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真正让“校园餐”成为阳光餐、放心餐。
据重庆市纪委监委4月10日消息:经重庆市委批准,重庆市纪委监委对第六届重庆市委委员,重庆市民族宗教委原党组书记陈文森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日前,珠海市教育局印发通知,就逐步加强教育APP入校管理出台十条措施,在落实选用要求、规范选用流程、强化数据安全、规范教学行为、加强管理培训上要做到“19个不得”。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